ATOS液壓先導式溢流閥的解析
溢流閥在裝配或使用中,由于“O"形密封圈、組合密封圈的損壞,或者安裝螺釘、管接頭的松動,都可能造成不應有的外泄漏。 如果錐閥或主閥芯磨損過大,或者密封面接觸不良,還將造成內泄漏過大,甚至影響正常工作。 電磁溢流閥常見的故障有先導電磁閥工作失靈、主閥調壓失靈和卸荷時的沖擊噪聲等。ATOS后者可通過調節加置的緩沖器來減少或消除。如不帶緩沖器,則可在主閥溢流口加一背壓閥。ATOS(壓力一般調至5kgf/cm2左右,即0.5MPa)液壓閥中DB/DBW型先導溢流閥是用來控制液壓系統的壓力。下面我們就來詳細的介紹一下其解工作原理及故障排除。
ATOS結構和工作原理 DB型閥是先導控制式的溢流閥;DBW型閥是先導控制式的電磁溢閥。ATOSDB 型閥是用來控制液壓系統的壓力;DBW型閥也可以控制液壓系統的壓力,并且能在任意時刻使系統卸荷。 DB型閥主要是由先導閥和主閥組成。DBW型閥是由電磁向閥、先導閥和主閥組成。
ATOSDB型溢流閥 DB型溢流閥: A腔的壓力油作用在主閥芯ATOS(1)下端的同時,通過阻尼器(2)、(3)和通道(12)、(4)、(5)作用在主閥芯上端和先導閥(7)的錐閥(6)上。當系統壓力超過彈簧(8)的調定值時,錐閥(6)被打開。同時主閥芯上端的壓力油通過阻尼器(3)、通道(5)、彈簧腔(9)及通道(10)流回B腔(控制油內排型)或通過外排口(11)流回油箱(控制油外排型)。這樣,當壓力油通過阻尼器(2)、(3)時在主閥芯(1)上產生了一個壓力差,主閥芯在這個壓差的作用下打開,這樣在調定的工作壓力下壓力油從A腔流到B腔(即卸荷)。ATOS DBW型電磁溢流閥: 此閥工作原理與DB型閥相同,只是可通過安裝在先導閥上的電磁向閥(14)使系統在任意時刻卸荷。 DB/DBW型閥均設有控制油內部供油道(12)、(4)和內部排油道(10);控制油外供口X和外排口Y。ATOS這樣就可根據控制油供給和排出的不同形式的組合內供內排、外供內排、內供外排和外供外排4種型式。
ATOS溢流閥常見故障及排除 溢流閥在使用中,常見的故障有噪聲、振動、閥芯徑向卡緊和調壓失靈等。
ATOS噪聲和振動 液壓裝置中容易產生噪聲的元件一般認為是泵和閥,閥中又以溢流閥和電磁向閥等為主。產生噪聲的因素很多。溢流閥的噪聲有流速聲和機械聲二種。流速聲中主要由油液振動、空穴以及液壓沖擊等原因產生的噪聲。機械聲中主要由閥中零件的撞擊和磨擦等原因產生的噪聲。
ATOS 壓力不均勻引起的噪聲 先導型溢流閥的導閥部分是一個易振部位如圖3所示。在高壓情況下溢流時,導閥的軸向開口很小,僅0.003~0.006厘米。過流面積很小,流速很高,可達200米/秒,易引起壓力分布不均勻,使錐閥徑向力不平衡而產生振動。另外錐閥和錐閥座加工時產生的橢圓度、導閥口的臟物粘住及調壓彈簧變形等,也會引起錐閥的振動。所以一般認為導閥是發生噪聲的振源部位。 由于有彈性元件(彈簧)和運動質量(錐閥)的存在,構成了一個產生振蕩的條件,而導閥前腔又起了一個共振腔的作用,所以錐閥發生振動后易引起整個閥的共振而發出噪聲,發生噪聲時一般多伴隨有劇烈的壓力跳動。
ATOS空穴產生的噪聲 當由于各種原因,空氣被吸入油液中,或者在油液壓力低于大氣壓時,溶解在油液中的部分空氣就會析出形成氣泡,這些氣泡在低壓區時體積較大,當隨油液流到高壓區時,受到壓縮,體積突然變小或氣泡消失;反之,如在高壓區時體積本來較小,而當流到低壓區時,體積突然增大,油中氣泡體積這種急速改變的現象。氣泡體積的突然改變會產生噪聲,又由于這一過程發生在瞬間,將引起局部液壓沖擊而產生振動。ATOS先導型溢流閥的導閥口和主閥口,油液流速和壓力的變化很大,很容易出現空穴現象,由此而產生噪聲和振動。
(3) 液壓沖擊產生的噪聲 先導型溢流閥在卸荷時,會因液壓回路的壓力急驟下降而發生壓力沖擊噪聲ATOS。愈是高壓大容量的工作條件,這種沖擊噪聲愈大,這是由于溢流閥的卸荷時間很短而產生液壓沖擊所致在卸荷時,由于油流速急劇變化,引起壓力突變,造成壓力波的沖擊。壓力波是一個小的沖擊波,本身產生的噪聲很小,但隨油液傳到系統中,如果同任何一個機械零件發生共振,就可能加大振動和增強噪聲。所以在發生液壓沖擊噪聲時,一般多伴有系統振動。
上一篇 : 如何辨別費斯托FESOT真
下一篇 : BurKert電磁閥解決方案